分页: 34/875 第一页 上页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下页 最后页 [ 显示模式: 摘要 | 列表 ]
7月1

劳动部关于颁布《农村劳动力跨省流动就业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

劳动部


劳动部关于颁布《农村劳动力跨省流动就业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
1994年11月17日,劳动部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劳动(劳动人事)厅(局):
为了加强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就业的管理,规范用人单位用人、农村劳动者就业和各类服务组织从事有关服务活动的行为,引导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有序流动,现颁布《农村劳动力跨省流动就业管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为使《规定》切实得到贯彻实施,请各地抓紧作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结合春运期间组织民工有序流动的工作,广泛宣传《规定》的主要内容。
二、根据《规定》中有关条款,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尽快制定具体执行办法和执行标准。
三、按照《规定》的要求,做好流动就业证的印制与发放的具体安排。外来人员就业证和外出人员就业登记卡的式样及印制的有关要求,将由我部就业司同各地联系。

附:农村劳动力跨省流动就业管理暂行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引导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有序流动,规范用人单位跨省招用农村劳动力和农村劳动力跨省流动就业的行为,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用人单位”是指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及国家机关、事业组织和社会团体;
“跨省招用农村劳动力”是指招收和使用常住户口不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农村劳动力;
“跨省流动就业”是指前往常住户口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外就业。
第三条 本规定适用于境内所有用人单位、各类就业服务组织和农村劳动者。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四条 县以上各级劳动行政部门负责对本地区农村劳动力跨省流动就业进行统筹管理和监督检查。各级劳动就业服务机构在劳动行政部门领导下,负责具体实施农村劳动力跨省流动就业的组织管理、协调指导和服务工作。

第二章 招 用
第五条 当本地劳动力无法满足需求,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用人单位可跨省招用农村劳动力。
(一)经劳动就业服务机构核准,确属因本地劳动力普遍短缺,需跨省招收人员;
(二)用人单位需招收人员的行业、工种,属于劳动就业服务机构核准的,在本地无法招足所需人员的行业、工种;
(三)不属于上述情况,但用人单位在规定的范围和期限内,无法招到或招足所需人员。
第六条 用人单位跨省招用农村劳动力,须具备法律、法规规定的劳动条件和相应的生活条件。
第七条 用人单位跨省招收农村劳动力可采取以下方式:
(一)派员前往应招对象所在地直接招收;
(二)委托应招对象户口所在地劳动部门职业介绍机构或其他具备相应资格的职业介绍机构招收。
(三)委托本地劳动部门职业介绍机构或其他具备相应资格的职业介绍机构招收;
第八条 用人单位或其委托代理人从应招对象户口所在地招收农村劳动力,须向该地劳动就业服务机构提交必要的文件,经核准后在劳动就业服务机构的协助下招收,并接受该地劳动行政部门的监督。须提交的文件包括:
(一)用人单位所在地劳动就业服务机构签署的招聘外省劳动力的许可证明;
(二)经过用人单位所在地劳动就业服务机构审核的招工简章;
(三)证明本单位资质的法律文书;
(四)委托人出具的委托代理书。
第九条 用人单位一般不得在本地直接招收外省的农村劳动力。当地劳动行政部门有特别规定的,从其规定。
用人单位委托职业介绍机构在本地招收外省农村劳动力,须按照本地劳动行政部门规定的条件和程序进行。
第十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依法签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力输出地县以上的劳动就业服务机构或符合劳动行政部门规定条件的其他就业服务组织,可依法签订劳务合同。

第三章 就 业
第十一条 农村劳动力跨省流动就业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一)达到法定就业年龄,有劳动能力;
(二)具备必要的职业技术能力;
(三)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并且不因外出而影响其承担的法律责任和义务;
(四)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行政部门或其授权的地方劳动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十二条 被用人单位跨省招收的农村劳动者,外出之前,须持身份证和其他必要的证明,在本人户口所在地的劳动就业服务机构进行登记并领取外出人员就业登记卡;到达用人单位后,须凭出省就业登记卡领取当地劳动部门颁发的外来人员就业证;证、卡合一生效,简称流动就业证,作为流动就业的有效证件。
第十三条 跨省流动就业的农村劳动者,可凭流动就业证享受劳动就业服务机构提供的就业服务以及其他社会服务。
第十四条 经当地劳动行政部门规定,已领取流动就业证的农村劳动者,可按一定条件和程序,持证办理续延劳动合同手续或在当地转换职业。

第四章 服 务
第十五条 劳动部门职业介绍机构和具备相应资格的职业介绍机构,负责承担农村劳动力跨省流动就业的中介服务。
本条所称“中介服务”是指帮助用人单位跨省招收农村劳动力或介绍农村劳动者跨省流动就业。
本条所称“具备相应资格的其它职业介绍机构”是指经劳动部门核定条件,并获跨省流动就业中介许可的非劳动部门职业介绍机构。
未获此项许可的民办职业介绍机构、其他组织和个人,不得从事此类中介服务活动。
农村劳动力跨省流动就业的中介服务必须依法进行,遵循公平、自愿的原则,保障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
第十六条 劳动部门就业训练机构和其他具备相应资格的民办就业训练机构,负责承担农村劳动力跨省流动就业所需的职业培训。
跨省流动就业的农村劳动力的职业培训,应针对单位用人和劳动者就业的需要,按有关规定进行。
第十七条 劳动力输出地(以下简称“输出地”)的劳动就业服务机构,应协助劳动力输入地(以下简称“输入地”)劳动就业服务机构,为跨省流动就业的劳动者提供所需的跟踪服务。符合劳动行政部门规定条件的其他就业服务组织,也可根据劳务合同从事上述服务。
第十八条 本规定中各类服务组织的资格认定和审批办法,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行政部门或其授权的地方劳动行政部门制定。
第十九条 劳动就业服务机构和其他各类就业服务组织根据服务项目向服务对象收取的中介服务费、培训费和跟踪服务费标准,按当地政府有关服务性收费的规定执行。

第五章 组织管理
第二十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就业服务机构在同级劳动行政部门领导下,负责农村劳动力跨省流动就业的组织管理和协调指导。
市(地)、县(区)劳动就业服务机构在同级劳动行政部门领导下,负责具体组织和实施农村劳动力跨省流动就业的管理和服务。
乡、镇、街道劳动服务站(所)和政府其他部门开办的就业服务组织,在上级劳动行政部门的领导下,承办农村劳动力跨省流动就业服务的具体事务。
第二十一条 输入地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行政部门及其授权的地方劳动行政部门,应制定本地招用外省农村劳动力的指导性计划和行业工种目录。
输入地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就业服务机构和省级劳动行政部门授权的地方劳动就业服务机构,负责向本地用人单位招用的外省农村劳动者颁发外来人员就业证。颁发数量应根据需招用外省农村劳动力的数量确定。
外来人员就业证由输入地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就业服务机构在劳动行政部门监督指导下,按照劳动部规定的统一格式印制,名称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外来人员就业证”。
第二十二条 输出地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行政部门及其授权的地方劳动行政部门,应制定向外省输出农村劳动力的指导性计划。
输出地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就业服务机构和省级劳动行政部门授权的地方劳动就业服务机构,负责对被外省招用的本地农村劳动力进行登记,并签发外出人员就业登记卡。签发数量应与外省用人单位实际招用本地农村劳动力的数量一致。
外出人员就业登记卡由输出地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就业服务机构在劳动行政部门指导监督下,按照劳动部规定的统一格式印制,名称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外出人员就业登记卡”。
第二十三条 输入地和输出地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行政部门,应指导所属劳动就业服务机构开展多种方式的省际协作,并做好劳动力市场调查、统计、分析、预测和信息传播、管理工作。
输入地劳动就业服务机构,可在输出地建立劳务基地,为本地区用人单位跨省招用农村劳动力提供定向服务。
输出地劳动就业服务机构,可在输入地设立派出工作机构,可称为“劳务工作处(站)”,负责协调本地区跨省流动就业劳动力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并可代理本地区劳动就业服务机构所委托的服务事项。
第二十四条 输入地县以上劳动部门可根据开展管理、培训和服务工作以及调节劳动力流动的需要,向招用外省农村劳动力的用人单位征收“招用外地劳动力调节费”。具体征收办法和标准,在未有新的规定之前,暂按当地政府有关劳动管理费的现行规定执行。

第六章 罚 则
第二十五条 对违反本规定第五、七、八、九条和使用无流动就业证者的用人单位,应责令其改正,并处以罚款。
第二十六条 对违反本规定第十五条,从事农村劳动力跨省流动就业中介活动的组织和个人,应责令其终止中介活动,没收此项收入的全部所得,并处以罚款。
第二十七条 劳动行政部门及其所属劳动就业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违反本规定,滥发证卡、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二十八条 处罚的标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
第二十九条 本章规定的各项处罚,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执行。

第七章 附 则
第三十条 农村劳动力跨省流动从事农业生产和在本省范围内的大中城市流动就业,以及城镇劳动力跨省流动就业,可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三十一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行政部门或其授权的地方劳动行政部门,可根据本规定第五、六、八、九、十一、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条制定具体执行办法和执行标准,并报劳动部备案。
第三十二条 本规定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7月1

企业经济性裁减人员规定

劳动部


企业经济性裁减人员规定
1994年11月14日,劳动部

第一条 为指导用人单位依法正确行使裁减人员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被人民法院宣告进入法定整顿期间或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达到当地政府规定的严重困难企业标准,确需裁减人员的,可以裁员。
第三条 用人单位有条件的,应为被裁减的人员提供培训或就业帮助。
第四条 用人单位确需裁减人员,应按下列程序进行:
(一)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并提供有关生产经营状况的资料;
(二)提出裁减人员方案,内容包括:被裁减人员名单,裁减时间及实施步骤,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和集体合同约定的被裁减人员经济补偿办法;
(三)将裁减人员方案征求工会或者全体职工的意见,并对方案进行修改和完善;
(四)向当地劳动行政部门报告裁减人员方案以及工会或者全体职工的意见,并听取劳动行政部门的意见;
(五)由用人单位正式公布裁减人员方案,与被裁减人员办理解除劳动合同手续,按照有关规定向被裁减人员本人支付经济补偿金,出具裁减人员证明书。
第五条 用人单位不得裁减下列人员:
(一)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二)患病或者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三)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
(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六条 对于被裁减而失业的人员,参加失业保险的,可到当地劳动就业服务机构登记,申领失业救济金。
第七条 用人单位从裁减人员之日起,六个月内需要新招人员的,必须优先从本单位裁减的人员中录用,并向当地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录用人员的数量、时间、条件以及优先录用人员的情况。
第八条 劳动行政部门对用人单位违反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裁减人员的,应依法制止和纠正。
第九条 工会或职工对裁员提出的合理意见,用人单位应认真听取。
用人单位违反法律、法规规定和集体合同约定裁减人员的,工会有权要求重新处理。
第十条 因裁减人员发生的劳动争议,当事人双方应按照劳动争议处理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一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行政部门可根据本规定和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实施办法。
第十二条 本规定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


7月1

建设部社会团体管理办法

建设部


建设部社会团体管理办法
1994年11月16日,建设部

第一条 为保障公民、法人的结社自由,保障建设系统社会团体(以下简称建设社团)的合法权益,加强对建设社团的管理,促进其健康发展,发挥社会团体在建设事业中的积极作用,根据《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并结合建设社团具体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建设社团是指依法成立的与建设事业相关的全国性学会、研究会、协会、联合会、联谊会、促进会、基金会等组织。
第三条 建设社团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法规,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围绕经济建设,协助政府管理部门工作,沟通会员与政府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之间的信息,协调行业内外的关系,促进建设事业的发展。
第四条 社团的活动不得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利益、集体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
第五条 建设社团的业务活动受建设部的指导。其资格审查等具体管理工作由建设部公司社团管理办公室负责。
第六条 凡申请成立与建设业务相关的全国性社会团体,均应依照本办法的规定由社团筹备组织向建设部提出资格审查申请。
第七条 申请资格审查,应当提交下列材料(一式三份):
(一)社团筹备组织负责人签署的登记申请书;
(二)社会团体章程;
(三)机构设置及工作职责;
(四)筹备组负责人组成及其个人简历;
(五)社团常设办事机构的地址、电话、联系人及房产使用证明;
(六)社团筹备工作简况;
(七)成员数额;
(八)有关企事业单位、个人的发起倡议书;
第八条 社会团体的章程应按照《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的规定,载明必要的事项。
第九条 建设社团的名称,应与其业务范围、成员分布、活动地域相一致,非全国性社团的名称不得冠以“中国”、“全国”、“中华”等字样。
第十条 资格审查机关在确认社团具备成立条件后,应出具资格审查意见。
第十一条 建设社团的成立,凡涉及征求有关部门意见的,由建设部发函办理。
第十二条 社团可根据工作需要设立若干精干办事机构,其成立、调整、撤销需经部公司社团管理办公室批准。
第十三条 建设部公司社团管理办公室负责建设社团的日常管理工作,部有关司局负责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督。
第十四条 建设部公司社团管理办公室配合民政部对建设社团行使下列监督管理职责:
(一)监督社会团体遵守宪法和法律;
(二)监督社会团体依照《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的规定,履行登记手续;
(三)监督社会团体依照登记的章程进行活动;
(四)按规定进行年检的审核。
第十五条 挂靠建设部的社会团体办事机构和分支机构,应经建设部公司社团管理办公室审查批复后,报民政部备案。
第十六条 社团的专业委员会或分会设立时,应由各社团按单一方式进行,避免交叉。设立专业委员会时,应提交下列材料:
(一)社会团体拟设立专业委员会或分会的申请书;
(二)专业委员会或分会的工作办法;
(三)筹备工作情况,包括依托地点、会员情况等;
第十七条 各社会团体的会员应是单个法人或自然人。
第十八条 会费的收取应符合国家规定。
第十九条 挂靠建设部的社会团体的换届选举,应事先将议程、提案等有关事项报建设部公司社团管理办公室审核。
第二十条 挂靠建设部社会团体的变更或者注销,应经建设部公司社团管理办公室审查同意后,方可向民政部申请变更或注销。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由建设部公司社团管理办公室负责解释。


7月1

劳动部关于发布《劳动监察员管理办法》的通知

劳动部


劳动部关于发布《劳动监察员管理办法》的通知
1994年11月14日,劳动部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劳动(劳动人事)厅(局):
为适应开展劳动监察工作的需要,加强劳动监察员管理工作,树立勤政廉政的好风气,建立一支政治素质、业务素质较高的劳动行政执法队伍,保障劳动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有关监督检查人员的规定,我部制定了《劳动监察员管理办法》现予发布,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

劳动监察员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劳动监察员管理工作,规范劳动监察行为,提高劳动监察工作质量,保障劳动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有关监督检查人员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应按照本办法规定对劳动监察员进行管理和监督。
劳动安全卫生监察员管理工作,按照现行规定执行。
第三条 劳动监察员是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执行劳动监督检查公务的人员。
第四条 劳动监察员必须坚持严肃执法、文明执法原则,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第五条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根据工作需要配备专职劳动监察员和兼职劳动监察员。专职劳动监察员是劳动行政部门专门从事劳动监察工作的人员,兼职劳动监察员是劳动行政部门非专门从事劳动监察工作的人员。
兼职监察员,主要负责与其业务有关的单项监察,须对用人单位处罚时,应会同专职监察员进行。
第六条 劳动监察人员执行公务,有权进入用人单位了解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的情况,查阅必要的资料,并对劳动场所进行检查。
劳动监察人员执行公务,必须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监察证件,秉公执法,并遵守有关规定。
第七条 劳动监察员应当具备以下任职条件:
(一)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
(二)熟悉劳动业务,熟练掌握和运用劳动法律、法规知识;
(三)坚持原则,作风正派,勤政廉洁;
(四)在劳动行政部门从事劳动行政业务工作三年以上,并经国务院劳动行政部门或省级劳动行政部门劳动监察专业培训合格。
第八条 劳动监察员培训工作应纳入劳动行政部门公务员培训计划,按照有关公务员培训规定办理。
第九条 劳动监察员的任命程序:
劳动行政部门专职劳动监察员的任命,由劳动监察机构负责提出任命建议并填写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监察员审批表,经同级人事管理机构审核,报劳动行政部门领导批准;兼职劳动监察员的任命,由有关业务工作机构按规定推荐人选,并填写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监察员审批表,经同级劳动监察机构和人事管理机构进行审核,报劳动行政部门领导批准。经批准任命的劳动监察员由劳动监察机构办理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监察证件手续。
劳动监察员任命后,地方各级劳动行政部门按照规定填写《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监察证件统计表》,逐级上报省级劳动行政部门,由省级劳动行政部门汇总并报国务院劳动行政部门备案。
第十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监察证件由国务院劳动行政部门统一监制。
第十一条 劳动监察员遗失劳动监察证件应立即向发证单位报告。发证单位应在报上登载启事声明作废。对遗失证件者,经发证机关审核后,予以补发。
劳动监察员调离原工作岗位,或不再直接承担劳动监察任务时,由任命机关免去任职,监察机构负责收回其监察证件,并交回发证机关注销。
第十二条 劳动监察员实行每三年进行一次考核验证制度对经考核合格的换发新证,并按本办法第九条第二款规定填写报送《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监察证件统计表》。
持证人未按规定考核验证或经考核不能胜任劳动监察工作的,注销其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监察证件。
第十三条 各级劳动行政部门应建立劳动监察员培训制度,制定培训计划,按岗位技能要求,组织进行职业技能、专业理论知识等方面的培训,不断提高监察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
第十四条 劳动行政部门对模范执法、成绩优异的劳动监察员应当按照《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给予奖励。
第十五条 应加强对劳动监察员的监督。对越权或非公务场合使用劳动监察证件,或利用职权谋取私利、违法乱纪的劳动监察人员,应给予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由任命机关撤销任命、收缴其劳动监察证件,并给予行政处分;触犯刑律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六条 本办法自1995年1月1日起实行。


7月1

劳动部关于废止部分劳动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的通知

劳动部


劳动部关于废止部分劳动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的通知
1994年11月11日,劳动部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劳动(劳动人事)厅(局),国务院有关部委、直属机构劳动管理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颁布后,我部对现行劳动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进行了清理。经研究,决定废止部分劳动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现予以公布。

废止的劳动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目录(共计136件)
----------------------------------------------------------------------------------------------------------
|序号| 废止的劳动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名称 | 文号及发布日期 | 废 止 理 由 |
|----|--------------------------------------|----------------------------|--------------------------|
|一 |综合类(1件) | | |
|----|--------------------------------------|----------------------------|--------------------------|
|1 |关于做好《行政诉讼法》实施准备工作 |劳政字〔1990〕4号 |适应当时情况,自行 |
| |意见的通知 |1990.4.16 |失效 |
|----|--------------------------------------|----------------------------|--------------------------|
|二 |劳动计划(12件) | | |
|----|--------------------------------------|----------------------------|--------------------------|
|1 |关于电力部、水利部、交通部、邮电部 | 1979.3.15 |适用期已过,自行失 |
| |劳动计划管理体制有关问题的通知 | |效 |
|----|--------------------------------------|----------------------------|--------------------------|
|2 |关于加强职工调剂工作的通知 |(82)劳总劳字10号 |适应当时情况,自行 |
| | |1982.3.27 |失效 |
|----|--------------------------------------|----------------------------|--------------------------|
| |转发浙江省劳动人事厅《关于全民所 |劳人计局〔1984〕14号 | |
|3 |有制单位用耕地安排劳动力的若干规 |1984.5.9 | 同 上 |
| |定》的通知 | | |
|----|--------------------------------------|----------------------------|--------------------------|
|4 |关于改革供销合作社劳动工资计划体 |劳人计〔1984〕24号 |适用期已过,自行失 |
| |制和统计问题的通知 |1984.5.11 |效 |
----------------------------------------------------------------------------------------------------------
----------------------------------------------------------------------------------------------------------
|序号| 废止的劳动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名称 | 文号及发布日期 | 废 止 理 由 |
|----|--------------------------------------|----------------------------|--------------------------|
|5 |关于印发《经济特区劳动工资计划和 |劳人计〔1984〕58号 | 同 上 |
| |劳动力管理试行办法》的通知 |1984.12.17 | |
|----|--------------------------------------|----------------------------|--------------------------|
| |劳动部关于原则同意《海南经济特区 | | |
|6 |劳动工资计划和劳动力管理试行办 |劳计字〔1989〕30号 | 同 上 |
| |法》的复函 |1989.7.28 | |
|----|--------------------------------------|----------------------------|--------------------------|
|7 |对国家计生委关于急需解决的问题的 |劳办计字〔1991〕5号 |调整对象消失,自行 |
| |请示意见的复函 |1991.4.4 |失效 |
|----|--------------------------------------|----------------------------|--------------------------|
|8 |劳动部关于印发《农村牧渔场劳动计 |劳计字〔1991〕22号 |适应当时情况,自行 |
| |划体制改革座谈会纪要》的通知 |1991.4.5 |失效 |
|----|--------------------------------------|----------------------------|--------------------------|
| |劳动部对内蒙古劳动人事厅《关于在 |劳办计字〔1991〕9号 |适应当时情况,自行 |
|9 |呼盟地区实行劳动计划体制改革试点 |1991.5.7 |失效 |
| |的报告》的批复 | | |
|----|--------------------------------------|----------------------------|--------------------------|
| |劳动部对《河北省劳动厅关于在全省 |劳计字〔1991〕46号 |适应当时情况,自行 |
|10|国营企业试行劳动计划管理体制改革 |1991.9.13 |失效 |
| |请示》的复函 | | |
|----|--------------------------------------|----------------------------|--------------------------|
|11|关于印发《劳动计划体制改革汇报研 |劳办计字〔1991〕26号 | 同 上 |
| |讨会会议纪要》的通知 |1991.12.2 | |
|----|--------------------------------------|----------------------------|--------------------------|
|12|劳动部关于江西供销合作社及直属单 |劳办计字〔1992〕20号 |适用期已过,自行失 |
| |位劳动计划和统计管理问题的复函 |1992.9.23 |效 |
----------------------------------------------------------------------------------------------------------
----------------------------------------------------------------------------------------------------------
|三 |劳动就业(5件) | | |
|----|--------------------------------------|----------------------------|--------------------------|
|1 |关于试编城镇待业人员培训和就业规 |劳人培〔1984〕11号 |只试行一年,适用期 |
| |划和通知 |1984.4.2 |已过,自行失效 |
|----|--------------------------------------|----------------------------|--------------------------|
| |劳动部、国家税务局关于颁发《劳动服 |劳力字〔1988〕26号 |已被《中华人民共和 |
|2 |务公司集体企业财务制度(试行)》的 |1988.12.8 |国财务通则》、《中华 |
| |通知 | |人民共和国会计准 |
| | | |则》代替 |
|----|--------------------------------------|----------------------------|--------------------------|
|3 |劳动部关于颁发《劳动服务公司集体 |劳力字〔1989〕1号 | 同 上 |
| |企业会计制度(试行)》的通知 |1989.1.6 | |
|----|--------------------------------------|----------------------------|--------------------------|
| |劳动部《关于“八五”期间进一步完善 |劳力字〔1991〕3号 |适用期已过,自行失 |
|4 |企业升级工作及1991年工作安排的 |1991.1.30 |效 |
| |意见的函》 | | |
|----|--------------------------------------|----------------------------|--------------------------|
|5 |关于对关停企业被精简职工实行待业 |劳力字〔1991〕66号 |已被《国有企业职工 |
| |保险的通知 |1991.12.20 |待业保险规定》代替 |
----------------------------------------------------------------------------------------------------------
----------------------------------------------------------------------------------------------------------
|序号| 废止的劳动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名称 | 文号及发布日期 | 废 止 理 由 |
|----|--------------------------------------|----------------------------|--------------------------|
|四 |劳动力管理(24件) | | |
|----|--------------------------------------|----------------------------|--------------------------|
|1 |关于做好青海内调干部随调爱人(是 |(79)劳总计字88号 |适应当时情况,自行 |
| |工人)的工作安排的通知 |1979.8.24 |失效 |
|----|--------------------------------------|----------------------------|--------------------------|
|2 |关于做好西藏内调工人工作安排的通 |(79)劳总计字108号 | 同 上 |
| |知 |1979.10.24 | |
|----|--------------------------------------|----------------------------|--------------------------|
|3 |关于转发上海市整顿企业劳动纪律有 |(81)劳总劳字105号 | 同 上 |
| |关文件的通知 |1981.12.14 | |
|----|--------------------------------------|----------------------------|--------------------------|
| |关于中央在京单位为解决夫妻分居调 |劳人计〔1982〕8号 | |
|4 |工人进京交由北京市劳动局审批的通 |1982.8.12 |已被新文件代替 |
| |知 | | |
|----|--------------------------------------|----------------------------|--------------------------|
|5 |关于积极试行劳动合同制的通知 |劳人计〔1983〕11号 |已被《劳动法》代替 |
| | |1983.2.22 | |
|----|--------------------------------------|----------------------------|--------------------------|
|6 |关于颁布《关于招工考核择优录用的 |劳人计〔1983〕12号 |已被《国营企业招用 |
| |暂行规定》的通知 |1983.2.25 |工人暂行规定》代替 |
|----|--------------------------------------|----------------------------|--------------------------|
|7 |关于每半年报送一次整顿企业劳动组 |劳人计〔1983〕79号 |适用期已过,自行失 |
| |织工作进展情况的通知 |1983.9.10 |效 |
|----|--------------------------------------|----------------------------|--------------------------|
|8 |关于印发《劳动制度改革宣传提纲》的 |劳人研〔1986〕3号 | 同 上 |
| |通知 |1986.7.15 | |
----------------------------------------------------------------------------------------------------------
----------------------------------------------------------------------------------------------------------
|9 |关于翻印《劳动手册》有关问题的通知 |劳人办计〔1986〕28号 | 同 上 |
| | |1986.11.5 | |
|----|--------------------------------------|----------------------------|--------------------------|
|10|对《关于改革劳动制度准备情况和有 |劳人劳〔1987〕1号 |适应当时情况,自行 |
| |关问题的请示》的复函 |1987.1.5 |失效 |
|----|--------------------------------------|----------------------------|--------------------------|
| |关于被判处管制或缓刑的劳动合同制 |劳人办劳〔1987〕1号 |适用期已过,自行失 |
|11|工人是否予以开除、解除合同或辞退 |1987.2.11 |效 |
| |问题的复函 | | |
|----|--------------------------------------|----------------------------|--------------------------|
|12|关于招收运动员如何实行劳动合同制 |劳人劳〔1987〕3号 |已被《劳动法》代替 |
| |的通知 |1987年.2.19 | |
|----|--------------------------------------|----------------------------|--------------------------|
|13|印发《全国搞活固定工制度试点工作 |劳人劳〔1987〕24号 |适应当时情况,自行 |
| |会议纪要》的通知 |1987.10.17 |失效 |
|----|--------------------------------------|----------------------------|--------------------------|
|14|关于继续做好劳动定员定额管理工作 |劳人劳〔1987〕26号 |适应当时情况,自行 |
| |的通知 |1987.11.17 |失效 |
----------------------------------------------------------------------------------------------------------
----------------------------------------------------------------------------------------------------------
|序号| 废止的劳动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名称 | 文号及发布日期 | 废 止 理 由 |
|----|--------------------------------------|----------------------------|--------------------------|
| |关于实施改革劳动制度的四个规定以 | | |
|15|前招用的劳动合同制工人终止或解除 |劳办力字〔1988〕2号 |已被《劳动法》代替 |
| |劳动合同时是否发生活补助费问题的 |1988.8.2 | |
| |复函 | | |
|----|--------------------------------------|----------------------------|--------------------------|
|16|人事部、劳动部关于撤并公司人员安 |劳力字〔1989〕41号 |已被《国有企业安置 |
| |排的意见 |1989.11.20 |富余人员规定》代替 |
|----|--------------------------------------|----------------------------|--------------------------|
|17|关于继续做好优化劳动组合试点工作 |劳力字〔1990〕12号 |适应当时情况,自行 |
| |的意见 |1990.2.8 |失效 |
|----|--------------------------------------|----------------------------|--------------------------|
|18|关于做好关停并转全民所有制企业职 |劳力字〔1991〕25号 |已被《国有企业安置 |
| |工安置工作的通知 |1991.4.19 |富余人员规定》代替 |
|----|--------------------------------------|----------------------------|--------------------------|
| | | |已被《劳动部关于建 |
| |深化企业劳动制度改革的总体设想和 |劳力字〔1991〕55号 |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19|近期工作安排的初步意见 |1991.10.17 |体制时期劳动体制改 |
| | | |革总体设想》(劳部发 |
| | | |〔1993〕411号)代替|
|----|--------------------------------------|----------------------------|--------------------------|
|20|劳动部、国务院生产办公室对关停企 |劳力字〔1991〕66号 |已被《国有企业安置 |
| |业被精简职工实行待业保险的通知 |1991.12.20 |富余人员规定》代替 |
----------------------------------------------------------------------------------------------------------
----------------------------------------------------------------------------------------------------------
|21|关于扩大试行全员劳动合同制的通知 |劳力字〔1992〕7号 |已被《劳动法》代替 |
| | |1992.2.15 | |
|----|--------------------------------------|----------------------------|--------------------------|
|22|关于劳动合同期限届满终止劳动合同 |劳办力字〔1992〕17号 | 同 上 |
| |是否应提前通知对方的复函 |1992、3.23 | |
|----|--------------------------------------|----------------------------|--------------------------|
|23|关于劳动合同制工人因工负伤后有关 |劳力字〔1992〕34号 | 同 上 |
| |问题的复函 |1992.7.1 | |
|----|--------------------------------------|----------------------------|--------------------------|
|24|关于试行全员劳动合同制有关问题处 |劳力字〔1992〕46号 | 同 上 |
| |理意见的通知 |1992.9.12 | |
|----|--------------------------------------|----------------------------|--------------------------|
|五 |工 资(38件) | | |
|----|--------------------------------------|----------------------------|--------------------------|
|1 |关于煤矿工人升级和转正、定级问题 |(61)中劳薪字第74号 |适用期已过,自行失 |
| |的联合通知 |1961.8.13 |效 |
|----|--------------------------------------|----------------------------|--------------------------|
|2 |关于职工升级、转正和定级的通知 |(61)国劳周字172号 | 同 上 |
| | |1961.10.31 | |
|----|--------------------------------------|----------------------------|--------------------------|
|3 |关于国营工业、交通运输、基本建设企 |(62)国劳周字393号 | 同 上 |
| |业工人试行节约奖励制度的通知 |1962.12.9 | |
----------------------------------------------------------------------------------------------------------
----------------------------------------------------------------------------------------------------------
|序号| 废止的劳动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名称 | 文号及发布日期 | 废 止 理 由 |
|----|--------------------------------------|----------------------------|--------------------------|
|4 |关于一九六三年职工升级若干具体问 |(63)中劳薪密字第540号| 同 上 |
| |题的通知 |1963.10.18 | |
|----|--------------------------------------|----------------------------|--------------------------|
|5 |关于职工升级工作的补充通知 |(63)中劳薪字第540号 | 同 上 |
| | |1963.10.18 | |
|----|--------------------------------------|----------------------------|--------------------------|
|6 |关于对钢铁冶炼企业从事高温繁重劳 |(77)劳薪字78号 | 同 上 |
| |动的工人实行临时补贴问题的通知 |1977.12.6 | |
|----|--------------------------------------|----------------------------|--------------------------|
| |关于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职工升级的 |(80)劳总薪字19号 | 同 上 |
|7 |几项具体规定中若干具体问题的处理 |1980.1.23 | |
| |意见 | | |
|----|--------------------------------------|----------------------------|--------------------------|
|8 |关于物资部门从事废金属回收工作人 |(80)劳总薪字179号 | 同 上 |
| |员实行岗位津贴的联合通知 |1980.5.19 | |
|----|--------------------------------------|----------------------------|--------------------------|
|9 |关于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工资待遇若 |国人〔1981〕33号 |适用期已过,自行失 |
| |干问题的答复 |1981.2.9 |效 |
|----|--------------------------------------|----------------------------|--------------------------|
| |关于纠正一些单位对升级的技术人员 |(81)劳总薪字21号 |适应当时情况,自行 |
|10|不按现行工资标准级差增加工资问题 |1981.2.25 |失效 |
| |的通知 | | |
----------------------------------------------------------------------------------------------------------
----------------------------------------------------------------------------------------------------------
|11|关于沿海各港口工人实行计划工资制 |(81)劳总薪字61号 |适用期已过,自行失 |
| |度中几个问题的通知 |1981.5.6 |效 |
|----|--------------------------------------|----------------------------|--------------------------|
|12|关于中途退伍的战士安排工作后的初 |(81)劳总薪字96号 | 同 上 |
| |期工资待遇问题的通知 |1981.6.23 | |
|----|--------------------------------------|----------------------------|--------------------------|
|13|关于加强奖金管理,严格控制奖金发 |劳人薪〔1982〕7号 |适应当时情况,自行 |
| |放的通知 |1982.7.29 |失效 |
|----|--------------------------------------|----------------------------|--------------------------|
|14|关于建筑系统是否建立班组长和特殊 |劳人薪〔1982〕37号 |适用期已过,自行失 |
| |工种津贴制度问题的通知 |1982.9.2 |效 |
|----|--------------------------------------|----------------------------|--------------------------|
|15|关于不要将老二级工改定三级工问题 |劳人薪〔1983〕339号 |适应当时情况,自行 |
| |的通知 |1983.7.7 |失效 |
|----|--------------------------------------|----------------------------|--------------------------|
|16|关于贯彻国务院国发〔1983〕63号文|劳人薪〔1983〕365号 | 同 上 |
| |件若干问题的规定 |1983.8.15 | |
|----|--------------------------------------|----------------------------|--------------------------|
|17|关于一九八三年企业调整工资和改革 |劳人计〔1989〕73号 |适用期已过,自行失 |
| |工资制度使用资金问题的通知 |1983.8.16 |效 |
|----|--------------------------------------|----------------------------|--------------------------|
|18|关于调动工作的职工由哪个单位负责 |劳人薪〔1983〕482号 | 同 上 |
| |调整其工资的通知 |1983.11.11 | |
----------------------------------------------------------------------------------------------------------
----------------------------------------------------------------------------------------------------------
|序号| 废止的劳动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名称 | 文号及发布日期 | 废 止 理 由 |
|----|--------------------------------------|----------------------------|--------------------------|
|19|关于一九八三年企业工资中各类干部 |劳人薪〔1983〕507号 | |
| |按“新拟企业干部工资标准”(草案)增 |1983.12.13 | 同 上 |
| |加级差问题的通知 | | |
|----|--------------------------------------|----------------------------|--------------------------|
|20|关于印发《国营企业工资改革试行办 |劳人薪〔1985〕29号 | 同 上 |
| |法》的通知 |1985.7.13 | |
|----|--------------------------------------|----------------------------|--------------------------|
|21|关于印发国营大中型企业职工工资标 |劳人薪〔1985〕31号 |适用期已过,自行失 |
| |准的通知 |1985.7.23 |效 |
|----|--------------------------------------|----------------------------|--------------------------|
|22|对有关企业工资改革人均增资幅度问 |劳人薪〔1985〕44号 |适应当时情况,自行 |
| |题的解释的通知 |1985.5.25 |失效 |
|----|--------------------------------------|----------------------------|--------------------------|
| |中组部、劳动人事部关于犯“三种人” |劳人薪〔1985〕48号 | |
|23|错误和严重错误的人如何参加工资改 |1985.10.16 | 同 上 |
| |革的通知 | | |
|----|--------------------------------------|----------------------------|--------------------------|
| |关于分配到企业单位工作的已取得博 |劳人薪〔1986〕2号 |适用期已过,自行失 |
|24|士、硕士学位的研究生毕业生如何发 |1986.1.16 |效 |
| |给工资问题的通知 | | |
----------------------------------------------------------------------------------------------------------
----------------------------------------------------------------------------------------------------------
|25|关于印发《当前企业工资问题的宣传 |劳人薪〔1986〕32号 |适应当时情况,自行 |
| |提纲》的通知 |1986.3.28 |失效 |
|----|--------------------------------------|----------------------------|--------------------------|
|26|关于国营企业领导干部增加工资问题 |劳人薪〔1986〕52号 |适用期已过,自行失 |
| |的通知 |1986.5.24 |效 |
|----|--------------------------------------|----------------------------|--------------------------|
|27|关于一九八六年适当解决国营企业工 |劳人薪〔1986〕97号 | 同 上 |
| |资问题的通知 |1986.11.6 | |
|----|--------------------------------------|----------------------------|--------------------------|
|28|关于同意在部分电力工业企业中继续 |劳人计〔1986〕55号 | 同 上 |
| |进行工资总额包干试点的批复 |1986.12.25 | |
|----|--------------------------------------|----------------------------|--------------------------|
| |关于核定一九八八年部分国营企业工 |劳薪字〔1989〕2号 |适用期已过,自行失 |
|29|资总额同上缴税利挂钩浮动方案的通 |1989.1.7 |效 |
| |知 | | |
|----|--------------------------------------|----------------------------|--------------------------|
|30|关于印发《当前企业工资工作的宣传 |劳薪字〔1989〕32号 | 同 上 |
| |提纲》的通知 |1989.12.29 | |
|----|--------------------------------------|----------------------------|--------------------------|
|31|劳动部、财政部《关于企业性公司贯彻 |劳薪字〔1990〕11号 | 同 上 |
| |国发〔1989〕83号文件的实施意见》|1990.2.28 | |
|----|--------------------------------------|----------------------------|--------------------------|
| |劳动部对《关于核定挂钩企业工资基 |劳薪字〔1990〕40号 |适应当时情况,自行 |
|32|数扣减工资调节税问题的请示》的答 |1990.6.1 |失效 |
| |复 | | |
----------------------------------------------------------------------------------------------------------
----------------------------------------------------------------------------------------------------------
|序号| 废止的劳动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名称 | 文号及发布日期 | 废 止 理 由 |
|----|--------------------------------------|----------------------------|--------------------------|
|33|劳动部关于分配到企业单位工作的博 |劳薪字〔1991〕3号 | 同 上 |
| |士后研究人员工资标准问题的通知 |1991.1.9 | |
|----|--------------------------------------|----------------------------|--------------------------|
|34|劳动部关于1991年转业到企业的军 |劳薪字〔1991〕37号 |适用期已过,自行失 |
| |队干部工资处理问题的通知 |1991.7.29 |效 |
|----|--------------------------------------|----------------------------|--------------------------|
|35|关于一九九二年安置到企业的军队转 |劳薪字〔1992〕34号 |适用期已过,自行失 |
| |业干部工资处理问题的通知 |1992.8.13 |效 |
|----|--------------------------------------|----------------------------|--------------------------|
|36|关于一九九二年审核企业工资总额同 |劳薪字〔1992〕40号 | 同 上 |
| |经济效益挂钩方案有关问题的通知 |1992.10.4 | |
|----|--------------------------------------|----------------------------|--------------------------|
|37|关于一九九三年审核企业工资总额同 |劳部发〔1993〕219号 | 同 上 |
| |经济效益挂钩方案有关问题的通知 |1993.9.3 | |
|----|--------------------------------------|----------------------------|--------------------------|
|38|关于企业职工加班工资的复函 |劳办发〔1994〕327号 |已被《劳动法》代替 |
| | |1994.1.24 | |
|----|--------------------------------------|----------------------------|--------------------------|
|六 |社会保险与福利(1件) | | |
|----|--------------------------------------|----------------------------|--------------------------|
| |国家劳动总局、粮食部关于退休,退 |(81)劳总险字1号 |调整对象消失,自行 |
|1 |职人员回农村后口粮供应办法的通知 |(81)粮供联字第1号 |失效 |
| | |1981.1.3 | |
----------------------------------------------------------------------------------------------------------
----------------------------------------------------------------------------------------------------------
|七 |职业技能开发(13件) | | |
|----|--------------------------------------|----------------------------|--------------------------|
|1 |关于抓紧接交技工学校综合管理工作 |(78)劳总培字001 |适用期已过,自行失 |
| |的通知 |1979.4.27 |效 |
|----|--------------------------------------|----------------------------|--------------------------|
| |财政部,国家劳动总局关于技工学校 |(79)财企字25号 | |
|2 |经费管理和开支标准的暂行规定的补 |1979.2.14 |已被新标准代替 |
| |充通知 | | |
|----|--------------------------------------|----------------------------|--------------------------|
| |国家劳动总局关于颁发《技工学校工 |(79)劳总培字 |已被《技工学校工作 |
|3 |作条例(试行)》的通知 |1979.2.20 |条例》(劳人培〔1986〕|
| | | |22号)代替 |
|----|--------------------------------------|----------------------------|--------------------------|
| | | |已被《关于加强工人 |
|4 |国家经济委员会,国家劳动总局关于 |(79)劳总培字45号 |培训工作的决定》(劳 |
| |进一步搞好技工培训工作的通知 |1979.9.28 |培字〔1992〕3号)代 |
| | | |替 |
|----|--------------------------------------|----------------------------|--------------------------|
| |国家劳动总局关于颁发《技工学校学 | |已被《技工学校学生 |
|5 |生守则(试行)》和《关于技工学校学生 |(80)劳总培字30号 |学籍管理规定》(劳培 |
| |学籍管理的暂行规定(试行)》的通知 |1980.4.8 |字〔1990〕6号)代替 |
----------------------------------------------------------------------------------------------------------
----------------------------------------------------------------------------------------------------------
|序号| 废止的劳动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名称 | 文号及发布日期 | 废 止 理 由 |
|----|--------------------------------------|----------------------------|--------------------------|
| | | |已被《技工学校招生 |
| |国家劳动总局、卫生部关于印发《技工 | |体检标准及执行细 |
|6 |学校招生体检标准及执行细则(试 |(81)劳总培字11号 |则》(劳人培〔1984〕7|
| |行)》的通知 |1981.4.14 |号)代替 |
|----|--------------------------------------|----------------------------|--------------------------|
| |国家劳动总局关于认真贯彻中共中 |(81)劳总培字14号 |适应当时情况,自行 |
|7 |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职工教育工作的 |1981.4.12 |失效 |
| |决定的通知 | | |
|----|--------------------------------------|----------------------------|--------------------------|
| |全国职工教育管理委员会、教育部、国 | | |
|8 |家劳动总局、中华全国总工会、共青团 |职教〔1982〕4号 | 同 上 |
| |中央关于切实搞好青壮年职工文化技 |1982.1.21 | |
| |术补课工作的联合通知 | | |
|----|--------------------------------------|----------------------------|--------------------------|
| | | |已被《关于进一步加 |
| |国家经委、国家劳动总局印发《关于加 |(82)劳总培字6号 |强技工学校生产实习 |
|9 |强技工学校生产实习教学工作的几点 |1982.3.1 |教学开展勤工俭学活 |
| |意见》的通知 | |动的意见》(劳培字 |
| | | |〔1990〕1号)代替 |
|----|--------------------------------------|----------------------------|--------------------------|
| |全国职工教育管理委员会、教育部、劳 | | |
|10|动人事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 |职教〔1982〕21号 |适应当时情况,自行 |
| |央关于青壮年职工文化技术补课工作 |1982.12.2 |失效 |
| |若干问题的补充意见 | | |
|----|--------------------------------------|----------------------------|--------------------------|
| |劳动人事部、全国职工教育管理委员 |劳人培〔1982〕20号 | |
|11|会关于进一步搞好青壮年工人技术补 |1982.12.3 | 同 上 |
| |课工作的意见 | | |
|----|--------------------------------------|----------------------------|--------------------------|
|12|劳动人事部关于一九八四年技工学校 |劳人培〔1984〕10号 |适用期已过,自行失 |
| |招生工作的意见 |1984.3.19 |效 |
|----|--------------------------------------|----------------------------|--------------------------|
|13|劳动部关于一九八九年技工学校招生 |劳培字〔1989〕11号 | 同 上 |
| |工作的意见 |1989.2.2 | |
----------------------------------------------------------------------------------------------------------
----------------------------------------------------------------------------------------------------------
|八 |外商投资企业劳动管理(10件) | | |
|----|--------------------------------------|----------------------------|--------------------------|
| | | |已被《外商投资企业 |
|1 |劳动人事部关于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劳 |劳人劳〔1984〕1号 |劳动管理规定》(劳部 |
| |动管理规定的实施办法 |1984.1.19 |发〔1994〕246号)代|
| | | |替 |
|----|--------------------------------------|----------------------------|--------------------------|
|2 |关于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劳动管理供内 |劳人劳〔1984〕1号 | 同 上 |
| |部掌握的若干意见 |1984.1.19 | |
|----|--------------------------------------|----------------------------|--------------------------|
|3 |劳动人事部关于外商投资企业用人自 |劳人计〔1986〕44号 | 同 上 |
| |主权和职工工资保险福利费用的规定 |1986.11.10 | |
----------------------------------------------------------------------------------------------------------
----------------------------------------------------------------------------------------------------------
|序号| 废止的劳动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名称 | 文号及发布日期 | 废 止 理 由 |
|----|--------------------------------------|----------------------------|--------------------------|
|4 |关于如何确定中外合资经营企业职工 |劳办计字〔1989〕2号 | 同 上 |
| |工资水平问题的复函 |1989.4.11 | |
|----|--------------------------------------|----------------------------|--------------------------|
|5 |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外商投资企业职工 |劳办计字〔1990〕14号 | 同 上 |
| |档案中标准工资问题的通知 |1990.4.13 | |
|----|--------------------------------------|----------------------------|--------------------------|
|6 |关于对中外合资(合作)经营企业中方 |劳计字〔1990〕56号 | 同 上 |
| |高级管理人员工资待遇管理的意见 |1990.8.23 | |
|----|--------------------------------------|----------------------------|--------------------------|
|7 |劳动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外商投资企 |劳计字〔1990〕57号 | 同 上 |
| |业中方职工工资管理的意见》的通知 |1990.8.23 | |
|----|--------------------------------------|----------------------------|--------------------------|
| |劳动部对《关于进一步加强外商投资 | | |
|8 |企业中方职工工资管理的意见》中有 |劳计字〔1990〕65号 | 同 上 |
| |关问题处理意见的通知 |1990.9.19 | |
|----|--------------------------------------|----------------------------|--------------------------|
|9 |劳动部对于执行劳动人事部劳人劳 |劳办计字〔1992〕20号 | 同 上 |
| |〔1984〕1号文件遇到问题的批复 |1992.10.27 | |
|----|--------------------------------------|----------------------------|--------------------------|
|10|关于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外商投资企业 |劳部发〔1993〕45号 | 同 上 |
| |劳动工作的通知 |1993.3.15 | |
----------------------------------------------------------------------------------------------------------
----------------------------------------------------------------------------------------------------------
|九 |劳动争议处理(16件) | | |
|----|--------------------------------------|----------------------------|--------------------------|
|1 |关于《国营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暂行规 |劳人劳〔1987〕25号 |已被《企业劳动争议 |
| |定》若干问题的解答意见 |1987.10.10 |处理条例》代替 |
|----|--------------------------------------|----------------------------|--------------------------|
|2 |关于不设立仲裁员、仲裁庭和劳动合 |劳人劳〔1987〕29号 |与现行劳动法规,规 |
| |同鉴证问题的通知 |1987.12.11 |章相抵触 |
|----|--------------------------------------|----------------------------|--------------------------|
| | | |已被《劳动仲裁费和 |
|3 |关于印发《劳动合同鉴证费和劳动争 |劳力字〔1989〕21号 |劳动合同鉴证费管理 |
| |议仲裁费收支明细表》的通知 |1989.7.5 |办法》(劳力字〔1992〕|
| | | |53号)代替 |
|----|--------------------------------------|----------------------------|--------------------------|
| | |劳力字〔1989〕24号 |已被《劳动合同鉴证 |
|4 |关于劳动合同鉴证问题的通知 |1989.8.31 |实施办法》(劳力字 |
| | | |〔1992〕54号)代替 |
|----|--------------------------------------|----------------------------|--------------------------|
|5 |关于劳动仲裁管理范围问题的复函 |劳办力字〔1990〕21号 |适用期已过,自行失 |
| | |1990.12.7 |效 |
|----|--------------------------------------|----------------------------|--------------------------|
|6 |关于试行劳动争议仲裁员、仲裁庭制 |劳办力字〔1990〕72号 | 同 上 |
| |度的复函 |1990.12.6 | |
----------------------------------------------------------------------------------------------------------
----------------------------------------------------------------------------------------------------------
|序号| 废止的劳动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名称 | 文号及发布日期 | 废 止 理 由 |
|----|--------------------------------------|----------------------------|--------------------------|
| | | |已被《劳动争议仲裁 |
|7 |关于《国营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暂行规 |劳力字〔1991〕28号 |委员会办案规则》(劳 |
| |定》第二十一条解释的函 |1991.4.23 |部发〔1993〕276号)|
| | | |代替 |
|----|--------------------------------------|----------------------------|--------------------------|
|8 |关于处理职工死亡后因抚恤发生的争 |劳办力字〔1991〕33号 | 同 上 |
| |议案件的复函 |1991.6.17 | |
|----|--------------------------------------|----------------------------|--------------------------|
|9 |关于《国营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暂行规 |劳办力字〔1991〕34号 | 同 上 |
| |定》第二十六条有关问题解释的复函 |1991.6.21 | |
|----|--------------------------------------|----------------------------|--------------------------|
|10|关于扩大试点劳动仲裁员、仲裁庭制 |劳力字〔1991〕42号 |适用期已过,自行失 |
| |度的意见的通知 |1991.7.18 |效 |
|----|--------------------------------------|----------------------------|--------------------------|
|11|关于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后因履行劳 |劳办力字〔1991〕67号 |已被《企业劳动争议 |
| |动合同发生争议的受理问题的复函 |1991.11.23 |处理条例》代替 |
|----|--------------------------------------|----------------------------|--------------------------|
|12|关于转发上海市试行劳动仲裁员、仲 |劳办力字〔1991〕70号 |适用期已过,自行失 |
| |裁庭制度的两个文件的通知 |1991.11.28 |效 |
|----|--------------------------------------|----------------------------|--------------------------|
| |关于外商投资企业中发生不与职工签 | |已被《关于劳动争议 |
|13|订劳动合同等三种情况时的争议是否 |劳力字〔1992〕20号 |受理问题的复函》(劳 |
| |受理问题的复函 |1992.5.3 |办发〔1994〕96号)代|
| | | |替 |
----------------------------------------------------------------------------------------------------------
----------------------------------------------------------------------------------------------------------
|14|关于乡村集体企业劳动争议受理问题 |劳办力字〔1992〕33号 |已被《企业劳动争议 |
| |的复函通知 |1992.7.24 |处理条例》代替 |
|----|--------------------------------------|----------------------------|--------------------------|
|15|关于离休职工不服开除处分引起的争 |劳办力字〔1992〕46号 |准备重新研究新的政 |
| |议是否受理的复函 |1992.10.7 |策 |
|----|--------------------------------------|----------------------------|--------------------------|
| | |劳办发〔1993〕58号 |已被《劳动争议仲裁 |
|16|关于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企业已做 |1993.6.14 |委员会办案规则》代 |
| |的处理有无变更权等问题的复函 | |替 |
|----|--------------------------------------|----------------------------|--------------------------|
|十 |职业安全卫生监察(7件) | | |
|----|--------------------------------------|----------------------------|--------------------------|
|1 |关于试行工厂通风装置管理办法(草 |(56)中劳护字第0143号|适用期已过,自行失 |
| |案)的通知 |1956.7.20 |效 |
|----|--------------------------------------|----------------------------|--------------------------|
|2 |卫生部、劳动部关于工厂防止矽尘危 |(58)中劳护字第37号 | 同 上 |
| |害技术措施暂行办法 |1958.3.19 | |
|----|--------------------------------------|----------------------------|--------------------------|
| | |(79)卫工字第1261号 | |
|3 |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试行草案) |(79)劳总护字第51号 | 同 上 |
| | |1979.8.31 | |
----------------------------------------------------------------------------------------------------------
----------------------------------------------------------------------------------------------------------
|序号| 废止的劳动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名称 | 文号及发布日期 | 废 止 理 由 |
|----|--------------------------------------|----------------------------|--------------------------|
|4 |关于改由各主管部门审批提前退休工 |劳人护〔1985〕6号 | 同 上 |
| |种的通知 |1985.3.4 | |
|----|--------------------------------------|----------------------------|--------------------------|
| |劳动部、国务院企业管理指导委员会 |劳安字〔1989〕5号 |与《全民所有制工业 |
|5 |关于企业升级中安全生产考评工作的 |1989.2.10 |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 |
| |补充规定 | |例》相抵触 |
|----|--------------------------------------|----------------------------|--------------------------|
|6 |劳动部关于医药工业国家级企业安全 |劳安字〔1989〕17号 | 同 上 |
| |考评指标的复函 |1989.9.13 | |
|----|--------------------------------------|----------------------------|--------------------------|
| |劳动部、机械电子工业部关于印发《机 |劳安字〔1991〕20号 | |
|7 |械电子工业企业升级安全生产考评指 |1991.6.28 | 同 上 |

不分页显示   总共2页  1 [2]

  下一页

7月1

国家计委关于印发《城市房产交易价格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国家计委


国家计委关于印发《城市房产交易价格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1994年11月11日,国家计委

为加强对城市房产交易价值的调控和引导,规范房产交易价格行为,维护正常的价格秩序,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现将《城市房产交易价格管理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贯彻实施。

附:城市房产交易价格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适应城市房产交易市场的发展,规范价格行为,维护交易价格的正常秩序,保护交易双方的合法权益,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暂行办法。
第二条 本暂行办法适用于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拥有产权的房屋的买卖、租赁、抵押、典当和其它有偿转让房屋产权等经营活动中的价格及房产交易市场各类经营性服务收费的管理。
第三条 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负责全国房产交易价格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价格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房产交易价格管理工作。
各级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应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房产交易价格的监督。

第二章 管理原则
第四条 国家对房产交易价格实行直接管理与间接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建立主要由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保护正当的价格竞争,禁止垄断、哄抬价格。
第五条 房产交易价格及经营性服务收费,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实行政府定价和市场调节价。
向居民出售的新建普通商品住宅价格、拆迁补偿房屋价格及房产交易市场的重要的经营性服务收费实行政府定价。
房产管理部门统一经营管理的工商用房租金,由当地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确定价格管理形式。
其他各类房屋的买卖、租赁价格,房屋的抵押、典当价格及房产交易市场的其他经营性服务收费实行市场调节。
第六条 实行政府定价的房产交易价格和经营性服务收费,由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按照价格管理权限制定和调整。
房产交易价格和经营性服务收费的管理权限,除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价格主管部门确定。
第七条 实行政府定价的房产交易价格和经营性服务收费,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应根据房屋价值、服务费用、市场供求变化及国家政策要求合理制定和调整。
第八条 对实行市场调节的房产交易价格,城市人民政府可依据新建商品房基准价格、各类房屋重置价格或其所公布的市场参考价格进行间接调控和引导。必要时,也可实行最高或最低限价。

第三章 价格评估
第九条 实行市场调节价的房产交易,交易双方或其中一方可委托有关评估机构进行房产价格评估,双方可依据评估的价格协商议定成交价格。
第十条 房产价格评估业务,由经依法设立的具有房地产估价资格的机构办理。
房产价格评估,应遵循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执行规定的估价办法、标准和程序。
第十一条 房产价格评估,应以政府制定、公布的各类房屋的重置价格为基础,结合成新折扣,考虑房屋所处环境、楼层、朝向等因素,参照当地市场价格进行评估。
第十二条 房屋评估重置折扣价格计算公式:
评估价格=房屋重置价格×成新折扣×(1±环境差价率±楼层差价率±朝向差价率)
计价单位为建筑面积平方米。
第十三条 房屋重置价格以当地政府届时公布的价格为准。
房屋成新折扣以不同建筑结构房屋的耐用年限为基础,考虑因维修和保养不同而实际新旧程度不同的情况评定。
第十四条 环境差价根据整幢房屋的日照、通风以及周围的绿化、污染等因素综合评定。
整幢房屋交易的楼层、朝向差价免计;整幢房屋各部位的楼层、朝向差价按整幢房屋各部位楼层、朝向差价的代数和分别趋近于零的原则视具体情况评定。
第十五条 按房屋重置折扣价方法所评估出的价格,可参照当地可比市场价格补充修正。
由于评估条件的限制或其它原因不宜采用重置折扣价方法评估的,也可选择其它评估方法评估房产价格。
第十六条 房产价格评估中涉及地价评估的,执行地价评估的技术标准和程序。
第十七条 房产价格评估中出现的价格纠纷,由政府价格主管部门负责仲裁。
第十八条 房产价格评估的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制定。

第四章 监督与监测
第十九条 各级政府价格主管部门负责房产交易价格及经营性服务收费的监督检查工作。
第二十条 房产交易价格和经营性服务收费实行明码标价制度。
进入房产交易市场交易的房屋,应在交易场所挂牌出示其座落位置、建筑结构、规格、面积、计价单位和销售(出租)价格。
经营性服务收费,应在服务经营场所的醒目位置公布项目名称、规格、服务内容、计费单位、收费标准。
第二十一条 国家实行房产交易成交价格申报制度。房产权利人应当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如实申报成交价格,不得瞒报或者作不实申报。
第二十二条 各级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应认真做好房产交易价格变化的监测工作,及时对房产交易价格情况进行分析、汇总,定期制定公布市场参考价格,并向上一级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报送情况。

第五章 罚 则
第二十三条 凡违反本暂行办法,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处罚。
(一)越权定价和擅自设立收费项目、提高收费标准的;
(二)虚置成本,短给面积,进行价格欺诈的;
(三)垄断、哄抬房价严重干扰市场秩序的;
(四)不按规定的估价办法、标准和程序估价和故意抬高、压低被估房价的。
(五)不执行规定的明码标价制度的;
(六)不按规定申报成交价格的;
(七)其他违反本暂行办法的行为。
第二十四条 被处罚单位和个人对处罚决定不服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管理条例》规定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五条 房产管理部门直管公房和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自管公房向职工出售、出租住宅的价格不适用本办法。
房产管理部门直管的公房和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自管的公房向职工出售、出租住宅的价格评估可参照本暂行办法执行。
第二十六条 房产交易及管理中涉及行政事业性收费的,由政府价格主管部门、财政部门按规定权限制定。
第二十七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可根据本暂行办法制定实施细则,并报国家计委备案。
第二十八条 本暂行办法发布前有关规定凡与本办法抵触的,以本办法为准。
第二十九条 本暂行办法由国家计委解释。
第三十条 本暂行办法自1994年12月1日起施行。


6月30

邮电部关于下达邮电服务质量考核办法的通知

邮电部


邮电部关于下达邮电服务质量考核办法的通知
1994年11月9日,邮电部

为加快邮电通信事业的发展,提高企业素质进一步搞好邮电服务工作,部决定对邮电通信企业邮政和电信的服务质量进行考核,并纳入当年的经营责任制中。考核以邮政、电信“用户征询函”为依据。现将邮政、电信服务质量满意率指标的考核内容、计算方法及考核计分办法通知如下:
一、邮政、电信服务质量满意率指标的考核内容:
(一)邮政服务质量满意率指标的考核内容为:
1.营业员、投递员服务态度;
2.执行各项业务收费标准情况;
3.受理和答复邮件查询情况;
4.按营业时间服务;
5.局容局貌美观清洁。
(二)电信服务质量满意率指标考核内容为:
1.电信工作人员服务态度;
2.装、移电话时限完成情况;
3.电话障碍修复及时情况;
4.交付电话费方便情况;
5.电信业务查询服务情况;
6.电报服务质量情况。
二、满意率的计算方法
对各省按规定数量回复的征询函中的“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进行分别统计,据此计算出用户满意率。其计算公式为:
用户满意率(%)=
回复征询函中“满意”+“基本满意”项目总数
---------------------------×100%
回复征询函中“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项目总数

三、考核评分办法
邮政、电信服务质量满意率分别纳入邮政和电信的质量指标,基本分为10分。原经营责任制考核办法中邮政和电信质量指标基分分别由原定的20分改为10分,故质量总分仍维持40分不变。邮政、电信根据各自回复的征询函计算出“用户满意率”,并分别与其服务质量基分(10分)相乘,得数即为服务质量考核得分。
邮政 邮政
即: 服务质量得分=10分× 服务质量满意率
电信 电信

四、用户征询函由邮政总局和电信总局分别发放和回收,并据此进行考核。
本办法自1994年起执行。


6月30

民政部、财政部、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关于进出口商会收取会费标准问题的通知

民政部 财政部 等


民政部、财政部、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关于进出口商会收取会费标准问题的通知
1994年11月10日,民政部、财政部、对外贸易经济部

各进出口商会:
根据《国务院关于改革进出口商会工作的批复》的有关精神和进出口商会的实际情况,为更好地发挥进出口商会在我国外贸经营活动中的协调指导和咨询服务作用,现对进出口商会的会费标准作如下规定:
每个会员单位的年度会费标准最低为4000元,最高不超过35000元。
各进出口商会应根据会员单位的实际承受能力确定具体的会费标准。收取会费的审定程序仍按民政部、财政部《关于进行全国性社会团体收取会费标准审定工作的通知》(民社函〔1994〕23号)精神办理。


6月30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下发《货物期货征收增值税具体办法》的通知

国家税务总局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下发《货物期货征收增值税具体办法》的通知
国税发[1994]244号
1994年11月9日,国家税务总局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税务局,各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
现将《货物期货征收增值税具体办法》下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各地在对货物期货征收增值税时有什么问题,望及时报告我局。

附:《货物期货征收增值税具体办法》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增值税若干具体问题的规定》,“货物期货应当征收增值税”。现将对货物期货征收增值税的具体办法规定如下:
一、货物期货交易增值税的纳税环节为期货的实物交割环节。
二、货物期货交易增值的计税依据为交割时的不含税价格(不含增值税的实际成交额)。
不含税价格=含税价格÷(1+增值税税率)
三、货物期货交易增值税的纳税人为:
(一)交割时采取由期货交易所开具发票的,以期货交易所为纳税人。
期货交易所增值税按次计算,其进项税额为该货物交割时供货会员单位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销项税额,期货交易所本身发生的各种进项不得抵扣。
(二)交割时采取由供货的会员单位直接将发票开给购货会员单位的,以供货会员单位为纳税人。


6月30

交通银行关于印发《交通银行固定资产贷款(人民币)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交通银行


交通银行关于印发《交通银行固定资产贷款(人民币)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1994年11月10日,交通银行

交通银行各分、支行,驻京办事处,各筹备组:
现将《交通银行固定资产贷款(人民币)管理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并将执行中的情况及时上报总行。

附:交通银行固定资产贷款(人民币)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提高交通银行固定资产贷款管理的水平,统一和规范全行人民币固定资产贷款业务的操作规程和管理要求,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和法规,结合交通银行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交通银行办理的人民币各类固定资产贷款业务。
第三条 固定资产贷款项目和贷款计划的安排,必须以国家批准的项目计划和信贷计划为依据,根据规定的程序和授权,先评估,后决策。固定资产贷款项目的选择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金融政策,向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的基础产业、支柱产业以及具有较大竞争力和发展潜能的新兴产业倾斜;增强市场观念,提高投资效益,结合交通银行的业务发展方向,注意培育我行的基本户和重点户;符合商业银行资金营运的要求,注重资金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的协调统一,既保证贷款本息的按时收回,扩大我行对经济的调节能量和影响,又兼顾我行的实际承受能力。

第二章 固定资产贷款的对象、期限、金额、利率
第四条 我行办理固定资产贷款的对象为:凡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实行独立经济核算的国有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股份制企业;外商独资、中外合资、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实行企业化管理或有还贷能力的事业单位;国家批准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建设单位或投资单位以及其他符合条件的经济组织,经一定审批程序批准,进行确有市场和效益的基本建设或技术改造,在按规定比例筹足自有资金或注册资本的前提下,如资金仍有缺口的,均可向我行申请固定资产贷款。
第五条 我行办理的固定资产贷款分为基本建设贷款和技术改造贷款两种。
基本建设贷款是银行为支持以外延扩大再生产,增加固定资产数量和提高技术装备水平而发放的贷款。其范围包括企、事业单位新建、扩建、改建、恢复、重建的基本建设项目。
技术改造贷款是银行为支持以内涵扩大再生产为主的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而发放的贷款。其范围包括支持企、事业单位引进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开发新产品,推广、应用科技新成果;提高产品质量,发展优质名牌产品,降低能源和原材料消耗,开展综合利用以及增产市场急需的“短线产品”和出口创汇产品。
第六条 基本建设贷款期限一般为三至五年,最长不超过七年,大型建设项目贷款期限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技术改造贷款期限一般为一至三年,最长不超过五年。
第七条 贷款金额不超过基建项目或改造项目投资总额的70%。
第八条 固定资产贷款按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利率标准和交通银行的有关规定计收利息。

第三章 固定资产贷款的计划管理
第九条 固定资产贷款项目必须纳入国家或地方的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和信贷计划,实行“双重规模控制”。所有贷款必须按批准的年度计划发放。严禁计划外贷款,严禁以银行贷款代替企业、地方的自筹资金搞项目建设。
第十条 固定资产贷款计划的管理原则为“统一计划,分级管理,指标切块,分类运行,保证重点,择优倾斜”。全行固定资产贷款指标实行周转和统筹相结合的管理办法,一是按1994年末管辖分行或直属分行全辖的营运资金和存款总额在全行同类指标中占比的方法,综合确定各管辖分行、直属分行的固定资产贷款周转额度,并由管辖分行根据业务规模、资产质量、管理水平等因素分解下达到所属分支行。二是1994年后新成立的行,以总行拨付给该行的营运资金与1994年末全行营运资金周转额度含量乘积的方式确定追加管辖分行的固定资产贷款周转额度总额,再由管辖分行按上述原则分配至新设分、支行。三是其余部分的固定资产贷款指标实行全行统收统配,每年由总行下达有关收回或增加贷款的指标。
(一)各行的周转指标主要用于1000万元以下的固定资产贷款项目。
(二)总行的统筹指标主要用于1000万元以上的贷款项目和国家专项贷款,原则上采取与项目挂钩“戴帽”下达的办法。
(三)为适应一级法人体制后我行经营管理的要求,进一步发挥总行在固定资产贷款规模上的集中调控能力,从1995年度起,固定资产贷款到期回收后,应视项目贷款指标的来源渠道,分归总、分行再做安排。
(四)固定资产贷款规模当年新增部分及总行集中部分由总行根据国家产业政策、信贷投向、项目的综合情况、承办行的经营管理、资金承受能力等有关情况进行审查、筛选后下达。贷款规模的安排要向重点、有影响项目,向沿海及经济发达地区,向资金收益好的行倾斜。

第四章 固定资产贷款项目的管理程序及有关要求
第十一条 根据项目的建设过程,我行的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按三个阶段进行。
(一)前期管理:从接受借款申请到贷款审查批准;
(二)中期管理:从批准贷款到项目竣工投产;
(三)后期管理:从项目竣工投产到收回全部贷款本息并完成项目后评价、统计、建档。
第十二条 贷款前期管理的程序及有关要求:
一、备选项目:基建或技改项目均由经办行根据借款单位的申请及批准的项目建议书、企业财务报表及有关资料,进行初审后按规定确定备选项目;基本建设重点项目、大、中型项目、专项技术改造贷款项目,可由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交通银行在批准的投资规模与贷款计划内,双向推荐,按我行有关规定,由行、委共同协商定出备选项目。
列入备选的项目,应确定专人参与其可行性研究并重点掌握以下几方面的情况:
(一)项目建设、改造的必要性。
(二)产品的市场需求、销售量与销售价格预测、竞争能力。外销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前景,项目的改造规模,产品方案和产品发展方向。
(三)资源储备和开采利用条件,原料和辅助材料、燃料的来源,对各种公用设施的要求及其落实情况。
(四)建设或改造方案的地理位置、气象、水文、地质、地形条件及社会经济状况。
(五)工艺技术、设备选型、协作配套的要求,设备的来源与采购方式,建设标准和相应的技术经济指标。
(六)主要单项工程、公用辅助设施、协作配套工程的构成,全厂布局方案和土建工程费用的估算。
(七)环境保护、文物保护、防震、防洪和防止其他灾害等方面的措施。
(八)项目的建设或改造工期及工程的实施进度。
(九)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方案,投产以后所需流动资金的筹措安排。
(十)项目的财务效益和经济效益。
(十一)项目所在单位近三年的财务状况和主要经营成果。
(十二)项目所在单位领导班子的经营管理水平,组织实施改造项目的能力,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的素质。
二、项目评估要坚持“先评估、后决策”的原则,凡需交通银行贷款的固定资产项目,不论其项目性质和投资金额大小,均须进行审查评估。评估的内容、程序、要求依据《交通银行固定资产项目评估暂行办法》执行。重点、大型项目由总行组织评估,其他项目由经办行负责评估。
项目总投资必须打足,不得留有缺口,如已开贷项目确因客观情况变化需追加投资的,经办行要参与该项目追加投资的审查工作。对其中需我行追加贷款的项目,应由贷款企业按新开工项目办理申请手续。追加贷款额超过我行原贷款总额10%的项目,应进行补充评估或重新评估。

三、将符合贷款条件,已准备提供贷款的项目列入年度预备项目,并参与项目实施方案或初步(扩初)设计报告的审查。
四、将符合开工条件的预备贷款项目列入年度贷款项目计划,并根据合理工期的要求和建设力量的可能安排年度贷款计划。
五、对符合下列条件的项目,经办行可在审批权限之内,并在贷款规模自求平衡的前提下,做出贷款承诺。
(一)项目符合国家和行业改造总体规划的要求,符合国家的信贷政策和交通银行的业务发展方向。
(二)产品在今后一定时期内适销对路有竞争能力,市场前景好,主要原材料和能源供应有保证。
(三)项目改造方案合理,建设条件、协作条件具备。
(四)采用的工艺技术和设备先进适用,能更新技术、降低消耗或提高产品质量、扩大出口。
(五)项目财务效益和经济效益较好,有还本付息的能力。项目所在单位财务状况良好,有抵御项目失败风险的能力。
(六)项目所在单位领导班子具有较高的经营管理水平和组织实施项目的能力,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的素质较高。
(七)项目所在单位具有较高的资信度,可供抵押的财产或担保符合法规和我行的有关规定。
六、对超越经办行审批权限或需总行新增固定资产贷款规模的项目,应逐级申报,上级行对所属分、支行上报的项目必须认真进行审查,签署审查意见。
需经上级行审批的项目上报资料为:
(一)企业情况资料:
1.企业简介。
2.企业会计数据和业务数据摘要,包括净营业收入、税后利润、总资产、净资产;产品销售量、市场份额、以实物量计算的人均劳动生产率、公司各项主要业务占总收入的百分比等。
3.企业业务报告和财务报告摘要,主要介绍企业近期经营情况、企业在本行业中的地位(如按销售额排列的名次、是否为国家主管部门专业定点生产经营单位等)。
新成立企业应报送以下资料:
1.企业章程;
2.企业工商执照;
3.企业经有权审批机关批准成立的文件;
4.企业注册资金验资证明书。
(二)项目情况资料:
1.经有权审批机关批准的项目投资计划及年度投资计划文件;
2.经有权审批机关批准的项目贷款计划及年度贷款计划文件(指列入国家专项计划内的);
3.经有权审批机关批准的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或计划任务书、项目扩初设计和实施方案;
4.项目自筹资金落实情况及项目劳动保护、环境保护落实证明;
5.申请贷款单位因本项目与有关单位、部门签订的合同、章程和各种协议、认可书、意向书以及进口技术设备清单等;
6.企业借款申请(包括公司制企业董事会借款决议或法人授权借款委托书);
7.申报行的正式申报文件及对项目评估报告和承办行贷审会对项目审查意见;

8.贷款办理抵押或担保的认可证明;
9.企业风险度测算表。
需向总行申请增加固定资产贷款规模的项目上报资料为:
1.申报行的正式申报文件及对项目审查意见和有关资料;
2.经有权审批机关批准的项目总投资计划及年度投资计划文件。
每年10月底为各管辖分行、直属分行向总行汇总申报下年度项目的截止期,次年1月底前可进行一次调整。
七、贷时审查:贷款项目(含续贷项目)列入国家年度投资计划和取得银行贷款承诺后,借款单位可正式填写《借款申请书》,并附送近三年来财务会计报表及其他有关资料。经办行根据《借款申请书》、评估报告及其他有关资料,对项目进行贷时审查,审查的重点是:
(一)《借款申请书》中的各项内容填写是否齐全、清楚、准确。
(二)项目总投资及其投资构成等是否与有权部门批准的方案一致。各项资金的落实是否留有缺口。
(三)年度投资计划的落实情况。
(四)项目生产条件、施工条件的落实情况。
(五)从项目评估后至申请贷款时借款单位生产经营、项目投资、产品市场、原材料供应等有无大的变化。
(六)项目还款计划的落实情况。
(七)项目评估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情况,及有关部门的意见。
八、固定资产贷款的审批实行贷审分离和风险度量化管理,由调查、审查、决策等岗位根据《交通银行贷审分离暂行办法》、《交通银行贷款实行风险度量化管理办法》的要求施行。
九、根据《交通银行人民币贷款审批授权标准》,各行有权人员必须在所授的贷款审批权限内批准贷款。超过本行审批权限的贷款,必须报上级行批准。
十、对批准的贷款项目,分别按《交通银行抵押贷款办法》、《交通银行担保贷款的暂行规定》办理抵押或担保事宜。
第十三条 贷款中期管理的程序及有关要求:
一、贷款项目经批准并按规定纳入年度投资计划和信贷计划后,经办行要根据贷款最终审批机构的意见与借款单位签定借款合同。
二、项目用款应贯彻先用自筹资金,后使用贷款或各类资金同比例投入的原则。
三、借款单位应在季前10天向经办行提交按季分月的用款计划,由经办行审查同意后,实行监督支付。对大额用款,应在支付前三天,报经办行审查同意。未经批准擅自改变用途的款项,经办行应予拒付。如需调整执行期用款计划的,借款单位应提前报经办行审批同意。
四、贷款发放后,信贷员应按季就下列内容进行跟踪检查:
(一)检查施工进度是否按计划进行。随时注意了解施工材料、设备订货和到货及设备安装情况。施工内容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有无擅自提高建筑标准和增加计划外项目。
(二)督促借款单位按季报告施工进度和资金运用情况。
(三)检查借款单位自筹资金和其他资金来源是否按规定及时到位,并投入使用。
(四)检查项目建设或改造单位是否按规定用途使用资金,有无挪用贷款或其他严重违反财经纪律等重大问题,并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
(五)督促借款单位按期支付贷款利息。
(六)检查借款单位的生产条件是否落实,尤其要着重检查项目投产所需流动资金的落实情况。
五、在贷款项目完成土建和设备安装调试工作,负荷联动试车合格,试生产正常后,我行应参与竣工验收的全过程,验收审查的主要内容有:
(一)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的实际执行情况,发生节约或超支的原因。
(二)设备购置、土建及安装等费用的开支情况,引进技术和设备消化吸收情况。
(三)工程的质量情况,工期提前或推迟的原因,环保“三废”治理情况。
(四)项目的设计能力、技术性能与产品质量,主要原材料和能源的耗用量等的情况。
(五)经济效益和社会综合效益情况。
(六)存在的问题及应采取的补救措施。
以上贷后检查与项目竣工验收情况应书面报告存档备查。属于上级行审查批准的贷款项目,经办行应按期向上级行书面报告项目改造、试生产和竣工验收等贷后检查情况。
六、审查项目的竣工决算。凡由交通银行独办或由交通银行担任银团贷款主干事行的,应由经办行负责决算审核工作。
第十四条 贷款后期管理的程序及有关要求:
一、经办行应对项目进行考核,了解项目计划效益的实现情况及项目贷款收回的可能性,以便采取措施,加强管理。
二、对投产项目的考核,应包括技术进步(生产技术和装备水平的提高、新产品的开发、产品质量的提高、物耗的降低及利用程度的提高等)、财务效益(生产能力、年产值、利税和创节汇能力的提高等)、劳动保护、环境保护以及其它社会效益等内容。
三、经办行要按《借款合同》有关条款的规定做好贷款回收工作。经办行应在贷款到期前15天向借款单位和担保单位发出《催收贷款通知书》,督促借款单位筹措资金,贷款到期时,由经办行直接从借款单位存款帐户中扣收贷款本息。
四、借款单位将借款合同规定的还款来源移用于其他方面而不能按期归还贷款的,经办行要督促借款单位归还贷款,并按有关规定处以罚息。
五、在借款合同执行过程中,借款单位确因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或由于国家重大经济政策的调整以及其他非主观原因影响按期还款的,可在贷款到期前三个月,向经办行提出展期申请,说明展期理由和还款计划,经办行同意展期后,有关各方应重新办理贷款的抵押或担保手续。贷款展期以一次为限,展期期限可视该贷款项目的实际情况从严掌握,最长不超过三年。其审批权按原贷款审批权限执行。
六、贷款到期,借款单位不能还款,经办行又不同意展期的,到期后次日转入逾期贷款户,按规定加收罚息。经办行要根据《交通银行信贷资产监控考核办法》实施监控。及时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分析原因,运用经济、行政、法律等手段催收贷款本息。
七、在收回全部贷款后,经办行要进行项目回访,及时对贷款项目进行总结,并与原项目评估报告进行对比分析,实事求是地从贷款决策、贷款管理和效益实现等各个方面,对贷款项目做出客观评价,形成项目贷款的总评价报告。
八、建立固定资产贷款的统计分析制度,按规定对贷款项目进度、贷款效益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分析的结果应形成书面报告,报上级行。
九、建立与健全贷款项目档案管理制度。固定资产贷款项目的档案管理应与项目的建设同步进行,在贷款项目批准立项、银行开始备选贷款时即应着手,不断积累、整理,汇集成册。
贷款项目档案的内容应力求“完整、精炼、准确、适用、规范”。具有法律效力的借款申请书、借款合同等文件及其变更、补充手续更要完整、准确。

第五章 附 则
第十五条 本办法由交通银行总行制订和解释。
第十六条 各分、支行可根据本办法制订实施细则。
第十七条 本办法自1995年1月1日起试行。


6月30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和地方税务机构税收征管分工有关规定请示的通知

国务院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和地方税务机构税收征管分工有关规定请示的通知

1994年11月9日,国务院办公厅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和地方税务机构税收征管分工有关规定的请示》已经国务院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组建在各地的直属税务机构和地方税务局实施意见的通知》(国办发〔1993〕87号文件),按照分税制财政体制的规定,对两个税务机构的征收范围作了具体划分,这对于加强税收征管,减少不必要的重叠征收,确保中央和地方的财政收入,都具有重要意义。各地必须按照国务院的部署,统一思想,顾全大局,坚决贯彻执行国办发〔1993〕87号文件,保证税制改革的顺利实施。在执行中各地有何经验和建议,可向国家税务总局报告。

附:关于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和地方税务机构税收征管分工有关规定的请示
国务院: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组建在各地的直属税务机构和地方税务局实施意见的通知》(国办发〔1993〕87号文件,以下简称87号文件)下发后,各地普遍作了认真部署,组建两个税务机构的工作进展顺利,税收征管工作得到进一步强化。但是,少数地区对87号文件中关于“境内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的各项税收以及外籍人员(华侨、港澳台同胞)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以及“集贸市场和个体户的各项税收”划归国家税务局系统负责征管的规定没有认真执行,擅自变通将上述税收改由国税局、地税局按税种分别征收,在执行中造成了混乱。为了强化依法治税,保证全国执行统一的税法,各地必须认真贯彻执行87号文件。为此,提出如下意见:
一、认真学习领会87号文件精神,增强贯彻执行的自觉性
将涉外和集贸市场两项税收划归国税局系统负责征收,并“按税种分别入中央库和地方库”,是从实际出发,有利于加强税收征管工作的。今年8月召开的全国税务局长会议进一步明确,所有集贸市场税收扣除成本后,在国税系统和地税系统之间合理分配,因此税收分成是可以得到保证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领导同志都要认真学习领会和掌握87号文件精神,自觉地按照文件的规定,切实抓好税收征管工作。
二、认真贯彻执行87号文件,坚决纠正“变通执行”的错误作法
87号文件是经过深入调查、反复论证,并经国务院批准后正式下发的。认真贯彻执行87号文件,对于实行分税制、组建两个税务机构,对于建立中央和地方税收体系,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地必须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未经国务院批准,任何人都无权更改和变通。少数擅自变通执行的地区,要坚决、迅速地予以纠正;在本通知下发后仍不纠正或仍擅作主张的,要对当事人进行严肃处理,并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
三、加强调查研究和请示报告,适时解决存在问题
实行分税制、组建两个税务机构,给税收征管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课题,各地在贯彻执行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对此,国家税务总局拟在新税制实践一段时间后,经过认真调查研究、总结经验,并报经国务院批准,再对现行规定予以修正和完善。在此之前,各地必须坚决按87号文件的规定执行,有什么问题和建议,可及时向国家税务总局报告。
以上请示如无不妥,请批转各地区、各部门执行。


6月30

烟草行业名优卷烟评定及管理办法(试行)

国家烟草专卖局


烟草行业名优卷烟评定及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鼓励和扶持名优卷烟的发展,加强名优卷烟的管理,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名优卷烟是指产品质量好并保持稳定、市场知名度的信誉高、市场覆盖面大、产品畅销且产销量大、经济效益好的卷烟牌号。
第三条 名优卷烟分为全国名优卷烟和省级名优卷烟(即:地方区域性的名优卷烟)。

第二章 名优卷烟的评定条件
第四条 获得全国名优卷烟称号应同时具备以下各项条件:
1.产品价格(指含增值税的价格。下同)与产销量应达到下列条件之一:
(1)出厂价4.00元/包以上,且年产销量达1.5万箱以上;
(2)出厂价3.00元/包以上,且年产销量达3万箱以上;
(3)出厂价2.00元/包以上,且年产销量达5万箱以上;
(4)出厂价1.50元/包以上,且年产销量达10万箱以上;
(5)出厂价1.20元/包以上,且年产销量达15万箱以上;
〔注:同一牌号中,如烟支规格和包装规格不同,但出厂价格很接近或高于主要规格出厂价的系列产品,其产销量可合并计算。下同〕
2.产品的工业投入产出比值(即:工厂销售出厂价÷工厂总成本。下同)不低于2.30元;工业实际销售利润率不低于8%。
3.产品畅销,商业销售经营毛利润(即:商业三级批发销售价-工厂调拨价。下同)在0.30元/包以上。
4.销区不少于3个以上的全国大区,且市场知名度和信誉高、市场潜力和发展后劲较大。
5.卷烟产品质量至省级局(公司)上报推荐时,连续两年在市场质量抽检和统检中未出现质量不合格问题;或者产品质量水平达到一等品以上(含一等品)的质量等级要求。
6.符合《商标法》和《烟草专卖法》有关规定的正式注册商标,且批量生产销售历史在3年以上。
第五条 获得省级名优卷烟称号应同时具备以下各项条件:
1.产品价格与产销量应达到下列条件之一:
(1)出厂价4.00元/包以上,且年产销量达1万箱以上;
(2)出厂价3.00元/包以上,且年产销量达2万箱以上;
(3)出厂价2.00元/包以上,且年产销量达3万箱以上;
(4)出厂价1.50元/包以上,且年产销量达6万箱以上;
(5)出厂价1.10元/包以上,且年产销量达10万箱以上;
2.产品的工业投入产出比值不低于2.10;工业实际销售利润率在5%以上。
3.产品畅销,商业销售经营毛利润在0.10元/包以上。
4.主销省内或省外,市场知名度和信誉较高,且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后劲。
5.卷烟产品质量至省级局(公司)上报推荐时,连续两年在市场质量抽检中没有出现严重质量问题。
6.符合《商标法》和《烟草专卖法》有关规定的正式注册商标,且生产销售历史在两年以上。
第六条 对某些卷烟牌号虽不完全符合第四条、第五条规定的条件,但在市场知名度、产销量、总效益等方面特别突出的,经研究亦可认定为全国名优卷烟或省级名优卷烟。

第三章 名优卷烟的管理办法
第七条 对符合第二章第四条或第五条各项条件的牌号,由省级局(公司)向国家局(总公司)上报推荐。经国家局(总公司)审核后,对符合条件的牌号,授予“全国名优卷烟牌号”或“省级名优卷烟牌号”称号,并予以公告。
第八条 对名优卷烟牌号实行分级管理,全国名优卷烟牌号以国家局(总公司)管理为主,省级局(公司)协助;省级名优卷烟牌号由省级局(公司)管理。
第九条 全国名优卷烟牌号将列入国家局(部公司)年度名优烟生产计划,实行重点调度,并在原材料和设备分配、技术改造、销售调拨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
第十条 对全国名优卷烟牌号,国家局(总公司)实行以下管理制度:
1.企业每年要在上年的10月底前将下年度的生产安排计划草案报到国家局生产调度司。
2.每月应按时按要求报送牌号的生产进度情况,并保证下达计划的完成。每季度应定期上报牌号的市场价格行情等动态情况。
3.企业每年要在年终时将该牌号本年内的生产经营情况、市场价格行情、成本效益、存在问题和建议等情况,向国家局生产调度司提出书面报告。
4.企业要求追加该牌号的本年度生产计划或完成下达的该牌号本年度生产计划有困难,应于当年六月底前将该牌号的计划调整意见和调整原因向生产调度司提出简要书面报告。
5.全国名优卷烟牌号商标图案变更或配方变动幅度在25%以上时,需上报国家局生产调度司审批。
第十一条 为加强名优卷烟的市场管理和平衡,保证特需和特供,国家局(总公司)将对全国名优卷烟实行有限的指令调拨和少量经营。名优卷烟生产企业及其省级局(公司)应积极给予协助。
第十二条 对名优卷烟牌号实行定期调整。根据牌号的生产经营状况和市场信誉变化等情况,原则上每两年进行一次优选和调整,并公告调整结果。
第十三条 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将根据情节轻重,分别给予停产整顿或取消“名优卷烟牌号”称号等处罚。
1.市场信誉严重下降,价格和产销量下滑幅度较大。
2.卷烟市场质量抽检和统检中连续出现严重质量问题。

第四章 附 则
第十四条 根据本办法的规定,由国家局生产调度司制订具体的实施管理办法。
第十五条 本办法由国家烟草专卖局生产调度司负责解释。
第十六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分页: 34/875 第一页 上页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下页 最后页 [ 显示模式: 摘要 | 列表 ]